《箴言书》拾穗47:及时行善

箴 3:27 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,不可推辞,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。28你那里若有现成的,不可对邻舍说,去吧,明天再来,我必给你。

神教导我们手头若有行善的力量,就不要回避,给与那应得的人。我们有时觉得自己都不宽裕,还有什么力量帮助他人?也就没有去关爱他人了。

新约时代的雅各在书信中也谈及类似的问题:

雅各书 2:14 我的弟兄们,若有人说,自己有信心,却没有行为,有什么益处呢?这信心能救他吗?15若是弟兄,或是姐妹,赤身露体,又缺了日用的饮食,16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,平平安安地去吧,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。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,这有什么益处呢?17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。

他指出口头祝福有需要的人,其信心是死的、不能结实的信心。就在救助弟兄姊妹的需要中,信心才活起来。我的故乡是古城淮安,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就受过一名普通的洗衣妇女的接济,成为千古美谈。后代还特地为这位没有名字的洗衣女工立了祠堂,作为纪念。

故事是这样的: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,和张良一样,亦是出身贵族。但楚国灭亡后,沦落潦倒不堪。曾在下乡南昌亭亭长家混饭吃,时间长了,亭长老婆对他很厌恶,一天大早坐在床上把饭吃完了。韩信赶饭,扑了个空,知道是自己蹭饭遭嫌,人家以此来羞辱自己。他也不说什么,气鼓鼓地就跑出去了。跑到外面也没吃的,他只好去河边钓鱼。这时,有一群帮人家洗衣服布匹的妇女(即漂母),刚好也到河边来洗衣布。其中一位老妇见韩信饥饿可怜,每天将自己的那份饭分成两半,留给韩信一半,就这样毫无厌倦之色地救济他,直到工作全部完成离去为止。韩信非常感动,对漂母说:我将来富贵了,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!漂母生气地说:“我给你饭吃,是可怜你虽贵为王族后人,却沦落到不能养活自己的地步,不是为了图你报答!”

后来,韩信战功赫赫,衣锦还乡,漂母却已经去世。于是韩信散千金给手下的士兵,命令他们每人都用衣服从外地兜一堆泥土来,堆砌在漂母的坟上,于是便出现了十分壮观的漂母墓。又由于外地的泥土与淮阴当地泥土颜色不同,因此漂母墓的颜色在当时也特别显眼。这也是成语“一饭千金” 的来源!

但愿神感动我们,学习及时行善(不是及时行乐)!主一定会大大地奖赏我们,无论是今生还是来世!

默认图片
Louis Luo
文章: 141

留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