箴言 1:1 以色列王大卫儿子所罗门的箴言。2要使人晓得智慧和训诲。分辨通达的言语。3使人处事,领受智慧,仁义,公平,正直的训诲。4 使愚人灵明,使少年人有知识和谋略。
箴1:4 是典型的希伯来诗歌的对偶句(parallellism)。对偶句象中国的对联。对偶句是以两行为一组写的,行与行之间有意义上的关联。上下行可以融合起来,阐述一个完整的意义。箴1:4的上联是“使愚人靈明”,下联是 “ 使少年人有知識和謀略”。我们合并上下行,完整的意思就是:
箴言使愚笨的少年人,变得灵明、有知识和谋略。
通过箴言1:4,我们可体会到神没有放弃少不更事的楞小子,象一个慈父,他爱着自己那个简单幼稚的儿子 – 愚蒙的少年人!而是以“竖子可教”的慈悲之心来改变他们 :从幼稚变得灵明,因此有了真知灼见,再有了谋略!
“灵明”的希伯来原文עָרְמָה (ārmâ),发言为奥乐玛,是精明、灵巧的意思。绝大多数的英文圣经将之翻为 prudence(谨慎)。这个词在旧约中出现的次数不多,其中两次是以负面的形式出现的。即当事人使用了诡计(出21:14 ,书 9:3 )。其中广为人知的就是基遍人设计欺骗约书亚,获得了免死金牌。 而在箴言书中的“灵明”(ārmâ奥乐玛),其意境都是正面的。
箴1:4 使愚人灵明(奥乐玛),使少年人有知识和谋略
箴 8:5 愚蒙人哪,你们要会悟灵明(奥乐玛)!愚昧人哪,你们当心里明白!
箴 8:12 我智慧以灵明(奥乐玛)为居所,又寻得知识和谋略。
我们通过旧约的这个记载来体会“灵明”的具体应用。
约书亚5:1 约旦河西住山地、高原,并对着黎巴嫩山沿大海一带的诸王,就是赫人、亚摩利人、迦南人、比利洗人、希未人、耶布斯人的诸王,听见这事, 2 就都聚集,同心合意地要与约书亚和以色列人争战。3 基遍的居民听见约书亚向耶利哥和艾城所行的事, 4 就设诡计 (ārmâ奥乐玛),假充使者,拿旧口袋和破裂缝补的旧皮酒袋驮在驴上, 5 将补过的旧鞋穿在脚上,把旧衣服穿在身上。他们所带的饼都是干的,长了霉了。 6 他们到吉甲营中见约书亚,对他和以色列人说:“我们是从远方来的,现在求你与我们立约。” 7 以色列人对这些希未人说:“只怕你们是住在我们中间的,若是这样,怎能和你们立约呢?” 8 他们对约书亚说:“我们是你的仆人。”约书亚问他们说:“你们是什么人?是从哪里来的?”9 他们回答说:“仆人从极远之地而来,是因听见耶和华你神的名声和他在埃及所行的一切事, 10 并他向约旦河东的两个亚摩利王,就是希实本王西宏和在亚斯他录的巴珊王噩一切所行的事。 11 我们的长老和我们那地的一切居民对我们说:“你们手里要带着路上用的食物去迎接以色列人,对他们说:‘我们是你们的仆人,现在求你们与我们立约。’ 12 我们出来要往你们这里来的日子,从家里带出来的这饼还是热的,看哪,现在都干了,长了霉了。 13 这皮酒袋,我们盛酒的时候还是新的,看哪,现在已经破裂。我们这衣服和鞋,因为道路甚远,也都穿旧了。” 14 以色列人受了他们些食物,并没有求问耶和华。 15 于是约书亚与他们讲和,与他们立约,容他们活着。会众的首领也向他们起誓。

我们抛开基遍人的德性不谈,他们的行动还是蛮精明的!他们的首领没有大脑发热,和约书亚拼命,而是脑洞大开,装扮程远方而来的仰慕者和以色列人立约,来保存自己。他们是灵明(奥乐玛)的原型!可见灵明与愚拙、不灵巧是相反的。愚蒙的幼稚人处理事情的方式是不动脑筋用感觉蛮干!当他们开始动脑子,生命就会有突破性的进步。
对于愚蒙的幼稚者来说,神是爱他们的,他们缺少智慧人的点拨,有了箴言的点拨,他们也许就开窍了!神的爱真是伟大的!阿们!
耶稣讲过一个不义管家的故事(路加福音 16:1-9),我们常常觉得难以理解。其实耶稣的意思很清楚:门徒们要从这个管家(今世之子)身上学习他的灵明(奥乐玛),用在永生的事业上!
路16:1 耶稣又对门徒说:“有一个财主的管家,别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费主人的财物。 2 主人叫他来,对他说:‘我听见你这事怎么样呢?把你所经管的交代明白,因你不能再做我的管家。’ 3 那管家心里说:‘主人辞我,不用我再做管家,我将来做什么?锄地呢,无力;讨饭呢,怕羞。 4 我知道怎么行,好叫人在我不做管家之后,接我到他们家里去。’ 5 于是,把欠他主人债的一个一个地叫了来,问头一个说:‘你欠我主人多少?’ 6 他说:‘一百篓 a油。’管家说:‘拿你的账,快坐下写五十。’ 7 又问一个说:‘你欠多少?’他说:‘一百石麦子。’管家说:‘拿你的账,写八十。’ 8 主人就夸奖这不义的管家做事聪明,因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,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。 9 我又告诉你们:要借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,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,他们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。

这个管家,不好好替主人经营事业,反而浪费主人的财物,结果被主人辞退。到此为止,故事的发展都很合常理。接下来,说到这管家的反应。他想到一个办法,来解决自己将来出路的问题。在交账以前,他利用自己的职权,在债务人面前,在帐上作手脚,减轻他们的债务。他的目的很明显,趁着自己还在管家的位份上,还有权使用主人的财务时,慷主人之慨,为自己结交朋友,给自己作人情,这些人因为得他的好处,就对他心存感激。这样当他日后有需要时,他们也会按他所需要的回报他。令人惊奇的是,这种对主人不忠不义,自私利己的仆人,主人竟然还夸奖他“作事聪明”!这样的评语,实在不合常情。接下来,耶稣甚至劝告我们,要借着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。
显然,耶稣绝非赞同那管家用不诚实的行为,追求自己的利益。耶稣这个比喻,非常有深意。表面上,这个比喻在谈论一个浪费主人财物的管家,但这不是它的重点。它也谈论管家怎样使用不正当的方法,擅自作主,慷主人之慨等等细节,但这也不是重点。它的重点在于,“他知道要为自己将来安排出路”,这件事上。这是主人夸奖他聪明的意思。这就是这个比喻的主题,人活在今世,要懂得怎样为将来预备出路。这个聪明于箴言书中的灵明是对应的!
我们在看待这个不义管家的态度应该象日式料理,去掉河豚的毒素(自私自利),取其鲜美的肉(灵明)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