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文
诗篇1:1 不从恶人的计谋,不站罪人的道路,不坐亵慢人的座位,2 唯喜爱耶和华的律法,昼夜思想,这人便为有福!3 他要像一棵树,栽在溪水旁,按时候结果子,叶子也不枯干,凡他所做的,尽都顺利。4 恶人并不是这样,乃像糠秕,被风吹散。5 因此当审判的时候,恶人必站立不住,罪人在义人的会中也是如此。6 因为耶和华知道义人的道路,恶人的道路却必灭亡。
分享
虽然诗篇一章把义人比喻为一棵树,树看似是静止的。其内在生命是活泼的。这个义人牢牢把自己锚定在耶和华的话语中作为其内在生命。然而我们不要以为他是静止的、不行动的人。恰恰相反,他十分熟悉并热爱神的话语,他具有强大的选择能力:
- 他选择信心、不中恶者的诡计
- 他选择爱心、不站罪人的道路
- 他选择怜悯、不论断人、不小看人。
信心-爱心-怜悯这三大基元为他一切行动给出价值观。因此他所有的行动极富果效。诗 1:3 凡他所做的,尽都顺利(出色、优秀)。在他的行动轨迹中,耶和华和他深交 (诗1:6),他被圣灵充满、内心没有矛盾,内心充满光明和喜乐。他做事情无所谓大小,而是在乎有神的带领,都体现出 信心-爱心-怜悯这些至高价值。他做再小的事、或是再大的事都体现出对于神的信心和顺服,对于他人的公平合理、童叟无欺、体现出同理之心,同时体现出对于弱者的怜悯、不是俯视的施舍!
他可以把小事做好、而且做到极致!

难怪被卖到埃及做奴隶的约瑟,能够从一个家佣被提拔到埃及王国的第二号人物!
耶稣在《登山宝训》(太5-7章)中鼓励门徒们披戴基督的义、践行哪怕你知道的律法最小的一条!不好高骛远,把小事做好,再教导他人也行出来。如此,他可以凡事(从小到大)、尽都顺利。
太5:17 “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,我来不是要废掉,乃是要成全。 18 我实在告诉你们: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,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,都要成全。 19 所以,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,又教训人这样做,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;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,又教训人遵行,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。
我附上一个优秀的商业例子,供大家参考:王永庆卖大米!
王永庆(1917-2008)台湾企业家、台塑集团创办人,被誉为台湾的“经营之神”与“台湾的松下幸之助”,其女王雪红为著名基督徒企业家。

王永庆永庆15岁小学毕业后,到一家小米店做学徒。第二年,他用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做本金自己开了一家小米店。为了和隔壁那家日本米店竞争,王永庆颇费了一番心思。
当时大米加工技术比较落后,出售的大米里混杂着米糠、沙粒、小石头等,买卖双方都是见怪不怪。王永庆则多了一个心眼,每次卖米前都把米中的杂物拣干净,这一额外的服务深受顾客欢迎。
王永庆卖米多是送米上门,他在一个本子上详细记录了顾客家有多少人、一个月吃多少米、何时发薪等。算算顾客的米该吃完了,就送米上门;等到顾客发薪的日子,再上门收取米款。
他给顾客送米时,并非送到就算。他先帮人家将米倒进米缸里。如果米缸里还有米,他就将旧米倒出来,将米缸刷干净,然后将新米倒进去,将旧米放在上层。这样,米就不至于因陈放过久而变质。他这个小小的举动令不少顾客深受感动,铁了心专买他的米。
就这样,他的生意越来越好。从这家小米店起步,王永庆最终成为今日台湾工业界的“龙头老大”。后来,他谈到开米店的经历时,不无感慨地说:“虽然当时谈不上什么管理知识,但是为了服务顾客做好生意,就认为有必要掌握顾客需要,没有想到,由此追求实际需要的一点小小构想,竟能作为起步的基础,逐渐扩充演变成为事业管理的逻辑。”
王永庆可以把买米做到极致,我们基督徒以主为核心的时候,可以把任何一件看似平凡的事情做得更有意义!

如果您愿意和作者Louis牧师私信交流,请点上面的微信二维码。如果您愿意在经济上支持Louis 牧师的福音写作,请按以下的“喜欢作者”的赞助键。
Louis牧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