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文
诗篇1:1 不从恶人的计谋,不站罪人的道路,不坐亵慢人的座位,2 唯喜爱耶和华的律法,昼夜思想,这人便为有福!3 他要像一棵树,栽在溪水旁,按时候结果子,叶子也不枯干,凡他所做的,尽都顺利。4 恶人并不是这样,乃像糠秕,被风吹散。5 因此当审判的时候,恶人必站立不住,罪人在义人的会中也是如此。6 因为耶和华知道义人的道路,恶人的道路却必灭亡。
分享
细心的读者会问,诗1:3 描绘义人之树次序有点特别:
他要像一棵树,栽在溪水旁,按时候结果子,叶子也不枯干。
从惯常的思路来看树,岂非如下次序?
他要像一棵树,栽在溪水旁,叶子不枯干,也按时候结果子。
这个问题缠绕我许久,一直等到我默想马可福音的一个故事,我恍然大悟了。原来在神的旨意中,果子才是他最想要的。
马可 11:12 第二天,他们从伯大尼出来。耶稣饿了,13远远地看见一棵无花果树,树上有叶子,就往那里去,或者在树上可以找着什么。到了树下,竟找不着什么,不过有叶子。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。14耶稣就对树说,从今以后,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。他的门徒也听见了。
马太福音21:18-19 记载了同一事件。 人们耶稣会问:耶稣为什么和一棵树过不去?其实耶稣通过树来比喻一件重大的属灵道理。
耶稣那一天清早耶稣从伯大尼出来往圣殿去,他饿了!这一天是棕树节的第二日,是礼拜一。他饿了,也许他禁食祷告!这里可以看见耶稣人性的一面,他有肉体的需要和软弱。他的饿更代表人类心灵的饥渴。可11:13 远远的看见一棵无花果树,树上有叶子,就往那里去。 或者在树上可以找着什么。
无花果树有个特性:有叶就有果。现在是春天,叶子小果子也小。到了夏天收获的时候,叶子大果子也很大。现在不是收获的时候,耶稣为什么去那棵树呢?因为上面的叶子大,给耶稣一个感觉,就是那棵树上有大果子!
叶子和果子代表的意思什么?物理常识大家都知道:叶子是生命的活力吸收阳光、水份和肥料而成,目的只有一个,结果子。
神把以色列民比喻为无花果树(耶 24:5,何9:10 ),树既长叶、也结果子。
叶子指向什么?它指向信仰必须有操练的方式,读经、祷告、圣工、这些是必需要的。
果子指向什么?
它指向信仰者的生命、可以传递给他人的,让饥肠辘辘的慕道者得以饱足。
叶子肥大没有果子,又指向什么?
这指向那些把神赐的资源全部用于操练本事(操练的形式固然吸引人),却无法给人的心灵带来拯救的个人、群体。
在耶稣的时代,犹太教已经成为这个模样了!在错误的教导下,人们通过操练证明自己,于是形式主义、自我显摆、“亵慢”也蔚然成风。耶稣在耶路撒冷对于当时的犹太教当局发出震耳欲聋的批判,也是这个道理:
马太福音 23:23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。因为你们将薄荷,茴香,芹菜,献上十分之一。那律法上更重的事,就是公义,怜悯,信实,反倒不行了。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;那也是不可不行的。
光有敬虔的形式,而没有敬虔的本质,不过是花拳绣腿而已!足球比赛中传球是必须的操练,但传球不是目的,它是射门得分的前奏。只会传球,不会攻击和射门,足球就成了花拳绣腿的表演! 生命的本质是流动!它不是用来自嗨的,你蒙福的目的乃是经过你让别人也蒙福! 耶稣指出信仰的果子是“公义、怜悯、信心”,传递神的美善,而非可以自夸的物质奉献!
耶稣把自己比为生命的粮,让吃喝他的人得永生。
我们有时要反省自问:自己对于心灵饥渴的世人有何吸引力? 当人们和我们近距离相处时,我们有让人“秀色可餐”之处吗?还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“宗教性”? 基督信仰是传递基督的生命,望眼欲穿的世人渴望它,会不由自主地爱上你、接受你、甚至模仿你!基督的信仰不是用今生的操练来赚取神的恩宠的,信他就已经蒙恩了。我们的操练是以传递恩典为目的的。
所以,在神的旨意中,当他把一粒种子种在溪水旁,他的期望是这个树将来能结出许多的果子,而果子长出一片树来。至于枝叶之繁盛,都是不可或缺的中间步骤。
哈利路亚!愿你在主的恩典中不仅成为参天大树,而且按时结果不止!
感谢牧师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