伟大的《箴言书》是圣经的一部分,是神默示的。它和其他部分同样,“于教训、督责、使人归正、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, 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,预备行各样的善事” (提后 3:16)。
《箴言书》没有把智慧当成高深的知识,而是一种按照正确原则(神的吩咐)来实践的思维和行动系统。
智慧 = 学智 + 用智。

与智慧人并存的还有亵慢人和愚昧人。通过比较,我们可以慢慢明白智慧的真义!智者,践行者也!
箴言书 9:12是十分重要的一句话,对比智慧人和亵慢人。不过,中文翻译和英文翻译都有点费解。
箴言书 9:12 你若有智慧(用智 ḥāḵam 哈罕母),是与自己有益;你若亵慢,就必独自担当。
NKJV(新英文钦定版)基本保留原意:
If you are wise, you are wise for yourself, And if you scoff, you will bear it alone.
NIV(新国际版)与和合本一样做了一定的修改:
If you are wise, your wisdom will reward you; if you are a mocker, you alone will suffer.
其实原文十分精炼和明确:你若智 (用智,ḥāḵam 哈罕母),自己去用智( ḥāḵam 哈罕母)!智者,自己践行所知之智慧。
而亵慢者就不一样了。他们可能知道智慧的内容,自己不去践行,却命令别人去践行,日后他必须必然承担(自己不作为)的后果。
我们就可以明白,亵慢者不是无知的愚蒙人,而是有知识的、不行动者,却偏偏要求别人去行的人!他们的行动就是利用权势或能力去逼人去行!这样,他们心骄气傲。难怪箴言书作者勾勒出亵慢人的特性:
箴言21:24 心骄气傲的人,名叫亵慢,他行事狂妄,都出于骄傲。
法利赛人和文士具有的亵慢人的品性正是耶稣严厉批评的!
马太福音 23:1 那时,耶稣对众人和门徒讲论, 2 说:“文士和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, 3 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,你们都要谨守遵行,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,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。 4 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,搁在人的肩上,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。 5 他们一切所做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,所以将佩戴的经文做宽了,衣裳的穗子做长了。。。13 “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!因为你们正当人前把天国的门关了,自己不进去,正要进去的人你们也不容他们进去。 15 “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!因为你们走遍洋海陆地,勾引一个人入教,既入了教,却使他做地狱之子,比你们还加倍。
知识本来是为自己的行动服务的!但是法利赛人把学问用来奴役他人,就是那些没有学问的愚蒙之人。《箴言书》两次讲亵慢人被责罚的时候,被他们奴役的愚蒙的人才有机会走上学智、用智的正路。
箴 19:25 鞭打亵慢人,愚蒙人必长见识 。
箴 21:11 亵慢的人受刑罚,愚蒙的人就得智慧。
我们一定要知道,知识的正用是服务人去实践,体会其知识的益处。如果不去实践,其副作用是:知识增多,越来越飘,越来越骄傲。这正是保罗对于哥林多教会的规劝:
哥林多前书 8:1 论到祭偶像之物,我们晓得“我们都有知识”。但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,唯有爱心能造就人。
亲爱的弟兄姊妹,智慧不是你拥有多么伟大的知识,而是一种实践精神。 雅各在书信中也写道:
雅各书 3:13 你们中间谁是有智慧、有见识的呢?他就当在智慧的温柔上显出他的善行来。
由于智慧本身就是实践性的,而非冥想性的。检验智慧一定不是上课考试,而是以善行而检验的。 我们必须以效法基督这个行动为导向,否则我们辛辛苦苦教导会众,最后培养出来的不是智者,而是学富五车、不会应用、却整天要求别人活出基督的人,不过是法利赛一样的亵慢人!到时,我们做教导的也难咎其责!

如果您愿意和作者Louis牧师私信交流,请点上面的微信二维码。
如果您愿意在经济上支持Louis 牧师的福音写作,请扫描以下的微信二维码赞助。

Louis牧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