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文
马太福音第七章1你们不要论断人,免得你们被论断。2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,也必怎样被论断。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,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。3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,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?4你自己眼中有梁木,怎能对你弟兄说,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?5你这假冒为善的人,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,然后才能看得清楚,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。6不要把圣物给狗,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,恐怕它践踏了珍珠,转过来咬你们。。。9你们中间,谁有儿子求饼,反给他石头呢?10求鱼,反给他蛇呢?11你们虽然不好,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,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,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?12所以无论何事,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,你们也要怎样待人。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。
分享
在《登山宝训》中,耶稣阐述的天国关系有三类(以大拇指、食指、中指为类比), 形成三个向度:X,Y, Z:
- 人与神的关系 (X)
- 人与他人的关系 (Y)
- 人与自己的关系 (Z)
在人际关系中,耶稣列出几类人际关系,并给出行动的指导: 1. 处在强势的人对于处于弱势的人(太5:21-26)2. 男人对于女人之间的关系(太 5:27-32)3. 公民甲对于公民乙的语言交流(太 5:33-37)4. 处在道德高处的人对于处于低处的人(太 5:38-44)5. 被伤害的人对于伤害者(太 6:14-15) 耶稣由表及里,深入各种不良人际关系中最大公约数,一个坏习惯:论断他人!他给出彻底的解决方案 –纠正思维中的偏见!这个作用犹如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!
(一) 论断是什么行为? 在圣经中多处提及神不喜欢人去论断他人。我罗列出新约中对于论断的教导:太 7:1,7:2; 路 6:37; 罗 2:1,2:3, 14:3,14:4,14:10, 14:13;林前 4:3, 4:5, 10:29;西 2:16;雅 4:11,4:12 。 雅各对于论断他人的人提出很重的批评,他们把自己放到神的位置上凌驾于他人之上:
雅 4:11 弟兄们,你们不可彼此批评。人若批评弟兄、论断弟兄,就是批评律法、论断律法。你若论断律法,就不是遵行律法,乃是判断人的。 12 设立律法和判断人的只有一位,就是那能救人也能灭人的。你是谁,竟敢论断别人呢? 人爱论断他人,首先因为他以为自己有理性、有标准、有公义。他对周遭的人或事进行观察,和自己的标准进行比较,从而对于周遭的人或事作出判断。“论断人”不是说对于他人没有评“论”,而是对于他人的“断”。断是判断、下结论,在关系上进行划清界限!使得人和人之间的纽带受损,紧张、疏远、断绝。如果把“论”比喻为尺子,而“断”更象一柄锋利的刀。
而最受到损害的往往是熟人、亲人。如果你对于别人的评价让人感到象刀子扎心,你事实上在论断人。基督徒有时爱这一口,以为论断人让别人心里流血就是扎心。这是莫大的误解。
多少父母以”豆腐心,刀子口“为自己的论断辩解。恶语之利刃在孩子幼小无助的心上划出千百次伤痕!即使没有发生恶性案件,孩子的心也是伤痕累累!他就带着心灵的硬伤进入社会!他也许再次伤害他人,包括自己的亲人!
去年疫情期青岛发生一起弑母案,震动全国。一个十五岁的花季少女居然把亲妈给勒死了。人们发现弑母案事出有因。一个事业有成、为人强势的单亲妈妈对女儿的学习成绩关心到了癫狂的程度,孩子学习一有起伏,身为律师的妈妈,在其语言中可以说是火力全开地嘲讽、威胁。女儿的日记里写道:妈妈杀了我的心,我杀了妈妈的身体。 论断他人是旧人性的使然,毫不奇怪。
创世记第三章记载了先祖亚当和夏娃在没有品尝“生命树”的果子之前,受了魔鬼的诱惑而吃了“分辨善恶”树上的果子。结果就是他们在悖逆之后,却伏在道德律的论断之下。因此他们的思维就陷入自我尊大、以知道善恶,而把被人推倒被审判席位上。 爱论断人的人缺失了生命树果子的基元:尊重、包容、联合、和谐、怜悯。好消息是,人在蒙恩得救之后,吃到了生命树的果子,人才有了自由选择:才从道德律法的两分思维模式中释放出来,才学会不去论断人!
(二)论断既然如同切割之刀,就难以避免互相伤害 ! 耶稣告诉门徒:“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,也必怎样被论断。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,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。” 一个人在使用道德的利器论断他人的时候,可能侥幸地想,我站在道德高处论断别人,而别人却拿我无奈!然而现实告诉我们,论断是有定律的,类似于著名的牛顿力学第三定律: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反向而且等量的! F = – F’
第一:当我们论断别人的时候,我们同样被人论断。 第二:我们论断他人的量有多大,就会遭受同样被论断的量。 论断他人的人不要觉得诧异,你有被别人论断的时候。你越爱论断他人,你被他人论断的烈度越大!这是对等的!耶稣在给我们打预防针,你论断他人,反向被论断便会发生。我们从生活中可以看到:恶语相向!
(三) 在有论断冲动的时候先冷静自己,反思自己! 耶稣提示门徒,当我们看不惯弟兄的思想或行为时,既然如此,当我们论断别人的时候,耶稣提醒我反思,我是否对于他人有偏见?
“ 3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,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?4 你自己眼中有梁木,怎能对你弟兄说,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?5你这假冒为善的人,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,然后才能看得清楚,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。” 伟大的耶稣深悉人的心思:一个人会以种种标准在群体中进行自我定位(通俗地说就是“在大千世界为自己找到一席之地”),然后使用价值观来决定自己的行动。 假如他的价值观是以胜过他人而张扬自我,当他处于某个强势时(例如学习成绩好),他会表现得骄傲自夸(东北话很形象地称为“得瑟”),把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视为学渣(类似耶稣在不可杀人教导中的 “拉加”和“魔利”),弘扬自我的存在!这样他对他人进行了一次论断。 一个人道德表现好一些(例如不抽烟、不喝酒、不好赌),如果他的价值观是自我张扬,他会把抽烟喝酒的人看为道德低下,投以鄙夷的目光,或者视为道德改造的对象。于是另一个论断又发生了。 就在教会中,有些人善于学习,圣经多读几遍能说出个道理来,他若是一个自我张扬的人,他会把读经少的人视为不属灵的,一有机会就好为人师,教训他人一番。 所以,耶稣对我们提出震耳欲聋的命令:看到别人眼中的刺而跃跃欲试地修剪他人的,你要意思到你眼中可能有着比刺大得多的梁木! 这个命令起着釜底抽薪的效果! 这个梁木如此之大,我们可能浑然不觉!这个梁木形成我们思维上的误区,如同视觉中的盲点。有一个故事说到: 有个母亲,平日喜爱批评人,当她坐在房中,从窗户看见对面邻居女人晒衣服,看到衣服上有黑斑,就向她的女儿说:“对面那个女人洗衣服常不干净,你来看看那些白衫有黑点。”她女儿仔细地看了,随即对母亲说:“妈妈,不是人家洗不干净,是我们窗户玻璃不清楚。” 我们需要时刻反省,我们的有色眼睛是否又让我们去论断别人了?
(四) 寻求属灵人的帮助排除偏见! 偏见之所以可怕,乃是你自己不知道!所以,要拔出自己眼睛的偏见需要他人的帮助!耶稣说了一句令人费解的话:
“不要把圣物给狗,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,恐怕它践踏了珍珠,转过来咬你们。” 因为没有上文的过渡,所以显得比较突兀,仿佛飞来之石。我认为这句很有可能是当时的民谚,是耶稣的点睛之笔,门徒听了心领神会、甚至笑的前仰后合。但是我们现代人透过斑驳的历史,就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了。要让歪果仁懂得中国人“和尚打伞”的潜台词是不遵守法律,实属不易!
我们不妨可以根据上下文理,以及耶稣教导的风格。耶稣是在鼓励门徒必须要找出思想偏见的具体方策。由于偏见是深藏在思想的盲区中,自己是很难发现的。你必须向主内的好友打开自己,寻求帮助。而真正能够帮助你的人必须有具备两个特质:恩典和真理。 耶稣以猪和狗来比喻没有恩典的人:他们平素可能尊重你,可是一旦知道你内心的挣扎、矛盾和弱点,他不仅不怜悯你,反而会鄙视你、甚至把你的隐情张扬出去。这样的情形时有发生! 鲁迅小说《祥林嫂》中的祥林嫂喜欢对任何人述说自己的伤心事,反而被有些人嫌弃。在教会生活中,有些人感情冲动,上台公开忏悔,甚至公开自己不堪的过去。但是听者有些人会因此跌倒,甚至鄙视此人。时间长了,公开忏悔者因为受伤而离开教会。
目前不少大教会设立社团关怀中心,就是要以专业、客观、保密的方式帮助那些寻求帮助的人。
所以我们需要智慧选择有恩典的主内弟兄姊妹,当我们打开自己,述说自己的软弱和难处时,他们倾听我们,能够包容理解保守自己的秘密,并且真实地指出自己的盲点来,以至于我们能够不带偏见地看待别人。
一个很好的比喻是治疗白内障:人眼睛有了白内障,看东西就必然模糊的。不是你故意模糊,而是不得不模糊。要切除白内障,你需要称职的眼科医生。他值得你信任,同时他有能力切除白内障。他有足够的恩典,不会因为你患有白内障而轻看你。他有足够的真理,能够除去白内障,帮助你恢复视力。当然,除了主内成熟的肢体,圣灵保慧士时刻乐意启示我们,带领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偏见,并以基督为榜样去效法! (五)以爱为正确的理念来纠偏一切的偏见,杜绝论断的恶性!
太7:9你们中间,谁有儿子求饼,反给他石头呢?10求鱼,反给他蛇呢?11你们虽然不好,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,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,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?12所以无论何事,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,你们也要怎样待人。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。 我们每个人都不好,况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子女。我们都是蒙父大爱的人,神一直深爱着我们,甚至以自己爱子的死为代价,把天国的永恒生命给我们。我们大可效法天父,做完全人,在我们被他人论断的时候,从自己不愿被论断、原理被理解的动机出发,主动除自己的偏见,而却理解他人。以爱心为出发点,去帮助对方拔出他眼睛中的刺来! 当你领受耶稣的教导去行动的时候,你一定会发觉,你制服了人性的痼疾。一个以基督为核心和楷模的生命就彰显出来了!
如果您愿意和作者Louis牧师私信交流,请点上面的微信二维码。如果您愿意在经济上支持Louis 牧师的福音写作,请按以下的“喜欢作者”的赞助键。
Louis牧师
牧师解开我心中多年以来的结:“不要论断人的实质和尺子是什么?”